黄山市地税局 程菲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相映生辉,儒道释相融共生,其中,徽州文化就是这百花园中一朵娇艳的奇葩。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由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黄山市社科联共同主编的《徽州故事》一书广泛搜集史实资料,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精心选取了100篇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经历了朝代的更迭、跨越了历史,对我们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使到金”,经典人物在经典故事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爱国情怀感天动地。汉朝苏武牧羊的故事流传千古,南宋徽州的朱弁《囚禁十六年始终不辱使节》同样感天动地,他面对敌人的诱降毫不动摇,面对死亡的威胁依旧饮酒自若,谈笑风生,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爱国忠君、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虽然封建时代的爱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表现出的公而忘私、面对强敌毫不退缩的精神却是共同的,永远激励着我们保家卫国,捍卫每一寸国土。
敬业精神代代相传。《乾隆为何青睐汪由敦》一文尤其给我触动,文中介绍说:“汪由敦为人平和,言语不多,遇事沉着冷静,有胆有识,总是胸有成竹,即使处理极其复杂和纷扰的事也能从容不迫,不失条理。他在任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时还表现出超凡的记忆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干练的处事能力。”可以说,汪由敦是成功文官的代表,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该向“老乡”汪由敦学习,学习他的敬业和勤劳,学习他的博闻强识,学习他的关心民生。掩卷而思,我也认识到汪由敦超凡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和干练的处事能力是和他多读书、多实践的背景离不开的,没有知识的厚积,没有实践的历练,哪有“入承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遗一字”的能力?推而广之,敬业精神也是现在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敬业,哪来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哪来的废寝忘食地钻研?总之,工匠精神只有建立在敬业的基础上,才能制造出C919等大国重器。
诚信精神难能可贵。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和他们讲诚信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利莫忘义》中汪宽的表现让人看到了徽商身上诚信的光芒。他面对来路不明,价格极低的布匹没有唯利是图,贸然进货,而是仔细观察,通过舌头细舔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被海水打湿过的渍水布匹!汪宽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胡管事卖布的建议,宁愿损失几千银元也不损失信誉。“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从汪宽身上,我们懂得了:即使是重利的商人,仍然坚守诚信,失利事小,失信事大,细节决定成败,是对诚信等优良道德的笃行铸就了徽商的辉煌。像汪宽这样的人物,在古代是个平凡人,所做的也是平凡事,普通人也不难做到,因此对老百姓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发扬光大这些古徽州人民身上可贵的诚信精神,对今人的启迪、教育意义重大。
友善精神闪现光芒。自古以来古徽州就久负“东南邹里”、“礼仪之邦”的盛名,《友善为人的程氏父子》故事里程平、程寔父子诚实友善对待朋友,特别是当朋友苛刻悍戾对待自己的时候,仍然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帮朋友千里运棺回乡,表现出古徽州人民朴实、善良、宽容的性格特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样邻里守望相助、为朋友慷慨解囊的精神尤其需要宣传发扬。
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力量支撑,而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能够发挥自己重要的一份力量,唯有不断挖掘和创新,才能让古徽州人民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和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坚,在新时代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徽州故事》就是一本关于继承和发展的好书,值得每一个徽州人和对徽州文化关心和热爱的人读一读。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