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泽锋
《徽州文化大辞典》今天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我市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徽州文化大辞典》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该书筹划编撰的全体人员表示诚挚问候!向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去年,社科联组织编撰出版了《阅读徽州》,对徽州文化精粹进行系统整理和通俗表达,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赏,在宣传黄山、传播徽州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和有关徽学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著述出版了不少徽学文献,但唯独缺少一本包罗万象的工具书。如何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徽州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展示徽州的文化现象,编纂一部徽州文化辞书,一直是大家的共同愿望。社科联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近三年精心编撰的《徽州文化大辞典》,填补了徽州文化辞书的这项空白。这本大辞典,充分应用历史档案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辞书的形式简明阐述徽州文化中的宗教、徽商、文物、建筑等各类基础知识,条目清晰,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装帧典雅,既注重辞书的历史性,又观照辞书的现代性,既方便普通读者了解徽州文化基本情况,又能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提供线索,确实是一部系统诠释徽州文化、展示徽学研究成果的百科全书,一本融资料性、学术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可谓徽州文化出版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再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宣传、保护利用、传承弘扬徽州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袖珍经典、精致标本。翻开辞典,仔细阅读,我们为徽州先祖们创造的这方灿烂文化感到震撼。我市现存5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多种文献、近百万件文书,这是徽州文化鲜活实在的筋骨肉,凝聚着徽州文化光耀千秋的精气神。我们要自觉肩负起保护传承和弘扬光大徽州文化的历史使命,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要精心保护利用徽州文化遗产。徽州是“文物之海”,我市遍布各地、触手可及的文化遗存,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无价之宝。近几年,我们实施的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既抓好有形物质的修缮保护,又善用市场手段抓好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真正让这些历史遗产留下来、活起来,更好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二要充分发挥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徽州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今天学习借鉴的为人处世理念、社会治理经验,比如贾而好儒、诚信仁义、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爱乡爱国的徽商精神,禁止滥砍滥伐、乱倒垃圾的环保意识,遵守契约、注重诉讼的法制观念等等,为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法治黄山进程提供了历史智慧和现实参照。我们要挖掘徽州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弘扬徽州文化中的精神品质,着力彰显徽州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把黄山建设得更加文明和谐。三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璀璨的徽州文化,是黄山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最靓丽的名片之一。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推进“旅游+文化”,抓好历史文化遗存、古村落、古民居、古驿道等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创意设计,开发一批摄影写生、研学修学、宗族寻根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徽州文化旅游特色村镇、特色街区,打响“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品牌,把徽州文化转化成宝贵的旅游资源,推动黄山旅游转型升级、更好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阅读徽州》、《徽州文化大辞典》出版发行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徽州文化宣传普及力度,扎实做好徽州文化保护利用文章,努力把徽文化传播得更远、把黄山牌子打得更响!希望社科联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徽州文化大辞典》出版发行为新起点,聚焦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继续围绕徽州文化的传承弘扬开展深入研究,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共筑更美更富黄山梦作出更大贡献!(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清史著名研究员栾成显先生对《徽州文化大辞典》高度评价:
徽学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于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渐与敦煌学、藏学比肩,成为中国的“三大显学”之一。徽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式逐渐成熟,为学术界认同,海外影响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出版的《徽州文化大辞典》,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全方位、有深度地展示了徽州的文化现象,并诠释了其中文化现象的形成、演进,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徽文化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
《徽州文化大辞典》几乎涵盖了徽州历史文化与徽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其出版对徽学研究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作为第一部集大成式的徽州文化辞典,既着力概括了徽州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又总结了迄今为止的徽学研究成果,作为徽州文化知识库,对推进徽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面向社会扩大徽州文化影响,有着开拓性的意义。该著作采用辞典的体例,简洁、准确、完备地传播了徽文化知识,又可成为今后徽学研究的新起点,具普遍性和提高性。其出版不仅改变了徽学研究成果此前仅为专题性研究或普及性知识读物的局面,也将为其他区域文化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时至今日,无论是专业学人,还是广大读者,正需要这样一部辞书性的著作。
《徽州文化大辞典》足以让我们相信: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徽学研究方兴未艾。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